文学与传媒学院一贯重视传统文化与学生德育相结合,主张以文化人、以德润身;一贯重视教学课堂和课外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,第一、二课堂联动,师生教学相长。近年来,文传学院通过开展系列教学实践项目,强化学生的“演、读、说、写”,取得了良好成效,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。
一、双周朗诵会润物无声、育人无形
自2013年9月拉开序幕以来,双周朗诵会已经成功举办了30余场,项目始终遵循“让课程实践贴近学生、让高雅艺术走进学生、让经典作品走进学生、让校园文化全面普及、让课堂文化得以拓展、让传统文化融入时尚”的宗旨,现拥有一大批“双周朗诵会文艺发烧友”,被同学们誉为“新余皇家学院的文化阵地”。2016年“双周朗诵会”逐渐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拓展到汉语言文学、语文教育、新闻采编与制作等专业,荟萃一系列优秀的中外文学作品,以“演诵结合、赏析并重”为特点,实行“名家、名篇、名段”的遴选原则,为朗诵爱好者提供全方位的文学视角,感受高雅艺术带给心灵的震撼。
二、“品读经典”文学沙龙书香浓郁、效果显著
“品读经典”文学沙龙活动开展至今已两年,本活动得到文传学院甚至全校其他院部师生的积极响应和参与,每一期活动学生参加人数约60—70人,总共人数达1000余人次,参与指导的教师也达到80余人次。活动以学生为主体,让学生充分参与表达和交流,激发了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,提升了学生阅读品味,在读书中学会做人、学会思考、学会认知;使学生学会了与他人交流,感知思想碰撞的快乐,建立了自信,收获了友谊;学生不仅学会了书面表达,口头表达能力,还养成了读书做笔记、勤思考、善写作的习惯,不少同学撰写书评并公开发表。
三、普通话培训一举多得,收效明显
普通话培训实践项目是我院的一个传统项目,早在2010年就曾进行过,2015年始正式纳入我院的实践项目行列,至今连续培训两年整,受益学生达600人以上,聘用“小老师”30人。该项目本着以生为本、服务学生的理念,采取“双管齐下”的方法进行辅导。国测、省测组成的普通话测试员教师队伍每周为学生释疑解惑,传授技能技巧;曰云讲说社“小老师”和学生零距离接触,随时为他们提供帮助。学生们在老师和“小老师”的帮助下,收效明显,很多学生顺利获得了二甲证书;“小老师”在辅导中提升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知识,培养了自己的教学能力。
四、“三笔字”训练学技能,赏字艺
“三笔字”训练项目,主要帮助师范类专业学生掌握粉笔字、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书写技艺,让学生能正确、规范、美观地写好“三笔字”,从而具备今后当教师的基本功和基本技能。训练项目自2013年9月开展以来,共有5位教写字和有书法专长的教师参与了对学生的书写辅导,先后有3届师范类专业学生,共计约1500人次参加了书写训练,取得了明显的效果。通过训练,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,并领略到了汉字的结构美和形象美。同时,激发了学生练好“三笔字”的兴趣,提高了他们练字的热情。绝大多数学生都感到自己的“三笔字”书写水平,有了明显的改善、进步和提高。不少学生在学校举行的“三笔字”比赛中,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教学试讲时,学生写的板书字,端正、规范、美观,得到了试讲指导老师的称赞。在实习学校实习期间,学生的“三笔字”也得到了实习学校老师的好评。
尊龙凯时的版权所有:尊龙凯时 copyright©2018 新余学院-文学与传媒学院
地址:江西省新余市高新区阳光大道2666号 电话:0790-7138730 邮编:338004